污染場地技術調查-淺析水文地質調查來源:武漢中地大環境地質研究院 發布日期:2021-05-21 瀏覽量:
水文地質調查越來越多地被用于系統調查場地是否受到污染以及污染的程度和范圍。技術人員借鑒地質行業已經規范形成的水文地質調查技術和方法,與環境科學專業相結合,不僅在相當程度上豐富了國內污染場地調查技術,也體現了行業內水文與環境保護相結合的共識。幾種典型水文地質調查在污染場地調查中的應用分析:
第一 地面調查
所謂的地面調查相當于現場環境調查第一階段的現場勘察工作。地面測量應注意點、線的控制程度和代表性,測量路線以穿越法為主,追蹤法為輔。觀測路線應按以下要求布置:(1)巖層或巖漿體與構造線的垂直走向;n(2)沿地貌變化的顯著方向;n(3)沿河流、山谷和地下水有許多露頭的地區;n(4)沿含水層(帶)走向。所謂地面調查即對應第一階段場地環境調查過程中的現場踏勘工作。地面調查應注意點、線的控制程度和代表性,調查路線以穿越法為主,追蹤法為輔。觀測路線宜按下列要求布置:
(1)垂直巖層或巖漿體、構造線走向;
(2)沿地貌變化顯著方向;
(3)沿河谷、溝谷和地下水露頭多的地帶;
(4)沿含水層(帶)走向。
調查重點宜布置在下列地點:(1)地層界線、斷層線、褶皺軸線、巖漿巖與圍巖接觸帶、標志層、典型露頭和巖性巖相變化帶;
(2)地貌界線;
(3)井、泉、鉆孔
(4)溪溝
第二 地球物理勘探
在第二階段場地環境調查中,為輔助查明污染物濃度及空間分布,可采用地球物理勘探技術手段。
常見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有:
a.高密度電阻法深圳市賽盈地脈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高密度電法儀高新技術企業,在地球物理勘探方面,擁有豐富的成功經驗和實戰案例,已為眾多企業、政府提供場地調查服務。
b.瞬變電磁法 此外,一些針對污染場地調查的新型物探技術正在研發測試過程中。技術人員宜根據場地污染物特征及地層大致條件選取不同物探方法,并同時選取至少兩種方法以起到校驗作用。
第三 水文地質鉆探
在第二、第三階段場地環境調查中,鉆孔實際位置在測繪和物探的基礎上布置,勘探線和點的布置要合理,鉆孔結構要滿足抽水實驗、成井的要求。巖石要采用清水作沖洗液,松散層可采用泥漿作沖洗液,但做抽水實驗前要徹底洗孔。鉆探質量特別是巖芯采取率要滿足要求:一般完整巖層、粘性土不少于70%,碎石土、砂性土不少于30%。鉆進過程要詳細記錄進尺快慢、聲響、返漿顏色、涌水、掉鉆、冒氣、返渣等情況。對取出的巖芯應順序排列,及時填回次牌,認真進行編錄。關于鉆探器械選取,可依據污染物特征、地層巖性以及不同程度、不同要求調查要求自行選取。
推薦新聞Recommended news
聯系方式Contact
咨詢熱線:027-59223306
手機:15871815200
聯系人:申經理
郵箱:zddhjdz@163.com
地址:武漢市東湖高新區佛祖嶺一路19號中國地質大學科技園2棟802室